數據就像原油,很少人可以直接使用。只有通過分析、挖掘之手,提純成汽油、柴油、以及各種化纖用品,才能最大地發揮價值。埋點采集到了數據之后,還需要進行分析、抽象、產品化,才能被更多的業務直接使用。在這個過程中,需要具備建設業務監控的指標體系,并將分析思路整合到數據產品中的能力。
1. 指標體系建設思路與方法
其實各種數據類的公眾號、自媒體有非常多的指標體系建設的方法論,殊途同歸大同小異。這里做個簡單的概況和總結。
1)什么是指標體系?
基于業務運營發展需要,將可以全面衡量業務健康度的各項指標(指標庫)按照一定關系(關聯關系)組合起來形成的體系化的指標化管理系統,并且每個指標可以判斷好不好,健不健康(評價標準),發現問題后可以通過指標分解或維度拆分(分析維度)定位到問題。
2)為什么需要?
單一指標無法準確、全面地衡量業務健康度,且缺少關聯關系的指標,數量過多時難以聚焦,失去重點。若沒有評價標準,則指標只是一個數據,不能稱之為知識或信息。難以真正地驅動決策。
3)如何構建指標體系
總體原則:從業務發展階段的重點目標出發,基于OSM模型、UJM(用戶生命旅程)、AARRR(海盜模型)等模型,把業務流程進行指標化結構和監測,并按照指標的拆分關系分級分類。
下一篇
返回列表